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热点聚焦> 谈政论经
“蓝鲸”被全面封杀,你怎么看?

    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蓝鲸”死亡游戏开始在中国社交网络中出现。在互联网社会责任日,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第四次会议就抵制“蓝鲸”游戏,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探讨,全力拦截这条死亡的“蓝鲸”。

    “蓝鲸”死亡游戏是通过社交群,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诱导叛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蓝鲸”死亡游戏的发起人已经被捕,可游戏没有灭绝,还在各国蔓延,在英国、阿根廷都有青少年自杀,多个国家已对家长发出相关的警告。

    目前,国内各大网站、搜索平台、社交网络都已经对“蓝鲸”进行全面封杀。另一方面,这些卷入游戏的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怎么了,也引发了广泛热议。

    对此,你怎么看?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铲除网络空间的“精神鸦片” “蓝鲸”以游戏为名,诱使青少年进行各种自残行为,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最近,这项游戏的发起人被铺,游戏被全面封杀。

    “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就像众多沙粒中的一粒,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法国学者勒庞认为,群体中的个体,最容易失失去理智,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不断强化,迅速爆发,做出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惊人举动,造成沉痛的悲剧性后果。此时的个体,可以说已经不再是自己,而是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的青少年,正是因为受到不良群体心理的影响,失去了自己的人格意识,对躲在网络背后的操控者唯命是从,成为精神和思想的畸形人,莽撞妄为,不计后果,最终毁掉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之外,网络已经成为一代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另一个“世界”,时刻都在塑造着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对隐藏于其中阴暗角落的“精神鸦片”,必须坚决铲除。

    ——何冠军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有个优秀教师和我闲聊的时候忧心忡忡地说:“现在的孩子,一是怕苦,二不怕死。十三四岁的孩子,爹娘打骂不得,老师教育不得,说重了,轻则哭,重则以死威胁。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上了这多课,就没有生命教育这一课。生命在他们的眼里就轻如鸿毛。”

    13.4岁的孩子真是好奇和恐惧并存的年龄,他们可以对死亡笔记感兴趣。他们又害怕孤独。成长中的焦虑让他们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中,有的加入所谓的“蓝鲸”等虚拟世界,迷失了自己,甚至放弃生命,让人扼腕叹息。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要堵和疏两手抓:一要全面封杀“蓝鲸"等恶劣网络游戏,筑牢防火墙。二是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在学习中生命质量得到提升,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郭慧娟

    让杂草无处生长近段时间以来,一款名为“蓝鲸”的死亡游戏引发广泛关注。该游戏通过社交群传播,诱导参与者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最终实施自杀。据媒体报道,游戏2013年在俄罗斯上线,时至今日,至少与全球130多名青少年的非正常死亡相关。

    这一悲剧凸显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心理压力加剧。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失望、抑郁、叛逆、暴躁、焦虑等。由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善,心理问题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就会尤为明显。有的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自行得以缓解,而有的人则很难凭借自己力量走出困境,更有甚者,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操纵,造成严重后果。

    青少年的心像一块田地,如果不在上面种满花朵,就会长满杂草。不妨从青少年开始,为每个人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引导,及时发现,积极干预,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强大健康的内心,增强心理免疫力。惟其如此,我们的青少年才能免于被“蓝鲸”这样的精神病毒侵害,健康快乐地成长。

    ——亚群

    打赢心灵保卫战封杀“蓝鲸”,是一场心灵保卫战。“蓝鲸”诱导青少年完成自残任务,引导参与者自杀,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据有关报道,“蓝鲸”发明者已入狱,文化部部署了查删工作,并严禁开发类似不良文化信息。应当说,对“蓝鲸”围捕封杀,让“蓝鲸”远离青少年,是非常必要而及时的。

    当然,解决了近忧,并不代表没有“远虑”。比方说,当前网络游戏泛滥,其中或多或少夹杂着类“蓝鲸”类情节。对“蓝鲸”游戏是流入后处置,从流入到处置的时间段,或许已造成影响。若查处端口不前移,对类似的网络不良信息或产品放任自流,难保“蓝鲸”不会换个马甲重新上岸,把魔爪再次伸向广大青少年。

    为此,要把好游戏出品关和引进关,将“蓝鲸”堵在门口;要加大对网络游戏的排查和处置力度,让“蓝鲸”无所遁形;要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认知和心理抵抗能力,自觉远离“蓝鲸”。多方联动,积极干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清净的网络环境。

    ——李荣灿

    关照精神世界方能“治本” 对“蓝鲸”死亡游戏进行全面封杀及时且必要,因为这一游戏会利用所谓的“游戏规则”裹挟青少年,让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承诺。如今,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轻生QQ群、自杀QQ群等,令人不寒而栗。

    物质生活充实却不得不面对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当下很多青少年的真实写照。他们从小生活在家庭的“蜜罐”中,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雪,只适应一如既往的顺境,经不起任何挫折与打击,“逆商”弱;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照,精神世界中的情与爱缺失;他们习惯了被爱却不太会给予他人爱,心中装着一个全是自我的“世界”,没有释放自己的空间;他们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未知感和猎奇心,敢说敢做,无所谓后果。

    如果我们很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如果家庭为孩子很好地提供非溺爱之爱,给予应有之助,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管理自我,线上通联世界,线下关照当下,“蓝鲸”又怎会轻易绑架孩子们的心灵。封杀社交群是“治标”之策,给予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更多关照,方为“治本”之策。

    ——张贵礼

    警惕现实与虚拟的“一步之遥” 沉湎于网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现实生活中也打打杀杀,甚至自残自杀,虚拟与现实,傻傻分不清楚。近日,一款以自杀为“胜利”标准的死亡游戏“蓝鲸”,诱导不少青少年参与者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日益渗透到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不少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不能自拔,而网络世界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虚拟空间”,重视引导不够。然而,从游戏中的“被暴力”到现实中的“自暴力”、施行“暴力”,或许就是一步之遥。

    虚拟空间绝不虚拟,在虚拟空间中,叛逆、暴力、焦虑会更加野蛮生长。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虚拟游戏中传播出来的暴力、色情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少不了家长的正确引导,更少不了社会各方合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面对互联网的“双刃剑”,更要在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中树起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陈军

    改变“蓝鲸”的“忧郁频率” 当今社会名利喧嚣,熙熙攘攘,忙碌和忽视是人们常态。家庭关怀和社会关怀的缺失,让一些需要关爱、需要沟通的青少年无从寻找温暖,犹如“蓝鲸”,孤独无助,深藏于海,他们发出“忧郁频率”,不为谁知。“蓝鲸游戏”正是由此趁虚而入,诱导青少年走入绝境。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和心理发育的敏感脆弱期,缺少对其细致的关爱,必将影响其一生,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拯救“蓝鲸”,家庭和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家庭要担起首要责任,父母应该是孩子最贴心的人,要善于引导,树立起爱的教育,建立良好家风,培养青少年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社会要担起重要责任,打开青少年的家门,在家庭之外,给青少年更多成长空间,崇尚正能量的社会风尚,营造环境让青少年能够走到一起,互爱互助,共享阳光。

    未来终究是属于他们的,别让他们的心慢慢变凉,用爱的电波告诉青少年生活的希望和美好,改变“蓝鲸”和他的“忧郁频率”,一起沐浴和谐社会的和暖阳光。

    ——胡越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