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请给网约车一些空间 给监管者一些时间

    从3月1日开始,杭州网约车结束了4个月的过渡期,正式进入新政之后的常态。习惯打网约车的人们很明显感到打车困难,出租车生意则明显比过去好。一时间,网约车就像一个躲在家里养病的朋友,约不出来。回到出租车独统江湖的过去,是大家不愿意的。很多人归咎于政策过严,将网约车五花大绑,陷入“一管就死”的怪圈。

    目前,杭州几家平台都取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体量最大的滴滴虽然慢一拍,过关基本不存在困难。麻烦的是平台旗下常态运营的3万名司机,第一批拿到上岗证的大约只有十几分之一,导致市场突然断电。规范网约车体现地方政府对网络业态监管意识在提升,民众不反对把管理真空变成安全地带,只希望通过监管发挥政策导向,尽量少干预市场能解决的困难,找到最符合网约车健康发展的途径。网约车的存在部分解决了出行难,为租约车行业建立了良性的竞争氛围,代表着城市未来的交通模式之一,还可能为减少城市汽车保有量做出独特贡献...这些已经达成社会共识,并上升为一股巨大的民意。各地不可能忽视这一点,引导人们走回老路。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快速通过市场失衡这一瓶颈,有效监管而不伤及网约车行业?

    监管部门应该能注意到,拥有世上最强大警察队伍和严密法律的美国依旧是犯罪率最高的西方国家。这意味着法律和管理武器与犯罪概率之间无法形成强弱反比关系。同时,对人和车辆的监控,国家和地方已有丰富的手段,在网约车上进行特殊“关照”必要性不高。理顺和提升网约车平台自我管理能力,让优胜劣汰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管理只作高层协调,似乎是更为高效的安排。

    网约车作为出租车最好的替补——这是两年前一幅理想图。然而事实证明,它完全能与出租车并驾齐驱,在公共交通未成熟之际,解决市民出行的刚需问题。刚需是王道,王道挡不住。当网约车给社会提供工作,为政府贡献税收,为民众解决出行难,这个行业的未来应该美好。目前的瓶颈或许是暂时的,当公众期待网约车满足需求,市场出现获利空档时,有更多司机会迎难而上,适应管理节奏;而监管不会铁板一块,它有符合社会期待的责任和义务,动态调整是可预期的。眼下,我们应该要给这个新业态一些空间,也要给监管者一些时间。

 

来源:杭州网    作者:黄老雷    编辑:胡菲菲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