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时评头条
网约车新政真的“一管就死”?

    3月起,杭州的网约车告别4个月过渡期,正式进入管理常态。然而纳入管理的网约车市场,是一副入场者不断退出,市场变得冷清的场景。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变少了,不好打了。前几天出门,叫网约车,好半天才接上单。司机吭哧吭哧从遥远的地方赶过来,还没听我抱怨等待时间太长,就先怒气冲冲大骂平台胡乱派单,害得他空耗许多汽油,弄得我尴尬无比,好像自己犯了错一样。

    这样的情况,固然和滴滴打车还没获得网约车牌照有关。作为市场上唯一的寡头,滴滴所拥有大量的网约车资源还未释放,确实造成了车难打的局面。不过好消息是,3月2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天津市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许可证》,在杭州合法运营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一来,车难约,车难打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有过很多“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时刻。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的混乱无序,罔顾法律,一放开来热热闹闹,一旦监管立刻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市场是一个催熟市场,是由政府强力推行政策所建立起来。参与市场的各方,包括政府,其实还没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同样激烈的非市场(手段)竞争,这就是一放就乱。缺乏明晰规则,以及法律保障的竞争,是一种逆向淘汰,市场的乱象不可遏止,将会走向失控。政府作为市场重要的参与者,自然不会坐视市场失控状态,全面介入管制,市场的趋势被骤然遏制,就会产生参与者大量退出的现象,这就是一管就死。

    而网约车市场,也是一个催熟市场,不同的是这次是资本力量的推动,制造需求。在初期通过大量补贴刺激消费者使用服务,迅速聚集一大批消费者需求,进而通过大量资金进行竞争,击败竞争对手。互联网市场天生趋向垄断性,于是以滴滴与快的合并为标志,正式进入寡头市场。短短几年,一个庞大的网约车市场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而这期间,市场监管一直是空白状态。

    等到有关部门终于反应过来,开始对网约车纳入监管范围的时候,恰逢网约车寡头市场已经形成,对司机和消费者的奖励和补贴大幅下降,市场开始走下坡路的阶段,而各地普遍比较高的准入门槛,对从业者是比较大的打击。对于户籍和车牌的要求,将一大批从业者拒之门外,造成市场冷清,从而给人一种“一管就死”的感觉。

    这个锅,监管部门该不该背呢?目前各界基本认为,网约车行业的主要社会、经济价值。一是网约车平台实现了交通服务供需精准匹配,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老百姓出行更便利;二是能够提供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网约车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很好。优质的市场,不该这么轻易枯萎掉。

    说到底,关于网约车的监管,思维并不能过于简单化、直线化,认为网约车不过是互联网+出租车,这种判断是有失偏颇的。还是要按照网约车行业特点来量身订做一套合身的监管模式,或者在监管上可以更加灵活,更加与时俱进。一个行业的进步,不仅是市场参与者的进步,也是监管模式、监管法律法规的进步。网约车监管,不是给人穿上紧身衣,而是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有力的保障,多方共赢,这是未来的趋势。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胡菲菲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