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一学期用完124根笔”可足为训吗?

     杭州某高三学霸一学期用完124支水笔笔芯,最终考入浙大;另一学霸还要多,一个月要用到20根左右,最终考入北大。网友们惊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一位学霸用笔为何这么费?“每天刷题,当然要用很多笔芯。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试卷,好像永远也做不完。”想起有篇报道,湖北某位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刷题”。

    只就高考来讲,以上三位都是成功者。又因为媒体的报道,他们也一定会被不少家长、学生引为榜样。但这样的成功可足为训吗?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钱颖一曾这样论述中美学生之异同:中国学生做过的题目类型多,美国学生考不过中国学生。但如果是共同面对一个从没有看到过的题目,中国学生就多半束手无策了。钱教授痛心地说:“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好成绩,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教育越投入,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得越系统化、彻底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大。”

    著名学者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中国教育中的“复习”现象,认为“复习”是扼杀好奇心与创造力的杀手,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科学界鲜少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之一。郑也夫对中国现行学制中的“高三”颇有微词,“整整一年完全不学新东西而是在复习。复习的极端就是复读,若是复读之后又高考失利,还会有人选择再复读,如此循环,恶果可想而知。” “中国的学生不只是在高三这一年复习,他在此前做的复习就比国外学生多得多。不管在哪个年龄段,无论在十七八岁,还是在八九岁,复习对人的伤害都是不得了的,但这是内伤,不容易看出来。”

    与“复习”类似的一个词是“复制”。有这么一个段子: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另外一个犹太人见了,就去开了一个便利店。但如果换成中国人,则会再开一家加油站。所以才有这么一句笑话: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涨;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价格就跌。经济学家许小年指出:“长于复制,短于创新,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短板。”

    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创新”能力不够。说一千道一万,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而人才的最大特质就是“创造性”。所以讲发展、讲创新,都要追根求源到“教育”身上,促使我们思考教育的改革。当然诚如郑也夫所说,将过去的教育方式更换为“促进创造力”的教育,风险可能会更大,但至少,像“复习”这样扼杀创造力的方式,是时候下决心将其扫地出门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胡菲菲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