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放管服”是亲清政商关系源头活水

企业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办事程序简化了、效率提升了、不再遭遇吃拿卡要了,企业一门心思谋发展,“亲”“清”政商关系的“新生态”已在杭州逐渐形成。

“亲”从何来?来自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作为市场服务者、作为“店小二”的角色;“清”从何来?来自于简政放权,以减权限权促源头反腐,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正是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源头活水。

说到简政放权,不少人会记得去年4月的一次座谈会上,财经作家吴晓波当面向李克强总理直言:“有宁波企业家一半时间用来做生意,一半时间用来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无独有偶,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杭州高居“金牌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北京则排在“银牌城市”之列。当时就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上海企业平均每年有60天要花在与政府打交道上,而杭州的企业只有8天。企业跟政府打交道每年要60天甚至高达半年之久,如此耳鬓厮磨、亲密无间,却恰恰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究其源,办事程序繁琐是其一,政府部门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甚至故意刁难以从中牟利是其二。政府管得越多,权力寻租空间就越大;相反,企业生存空间就越小、市场活力就越少。所以在今年5月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痛切指出,烦苛管制必然导致停滞与贫困,简约治理则带来繁荣与富裕。总理给简政放权定下了三条标准:一要看改革后企业申请开办的时间压缩了多少;二要看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了多少;三要看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

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割自己的肉是很疼的,多半也是不情愿的,所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才是必须的,减少审批环节、放开市场准入才是必须的,全面清理各种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和职业资格证才是必须的。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纠正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越位”行为,压缩官员“权力寻租”的空间,如此才能“亲”不逾矩,“清”不远疏。

欣见杭州在努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上卓有成效,但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简政放权仍任重道远——市场准入仍待进一步开放,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仍待进一步消除,一些政府部门为民营企业办事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继续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更好地为实现杭州高起点上新发展,培育创新动能、激发创新活力、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