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热点聚焦> 社会民生
批评罗尔,也要有底线

    道德不仅有确定的原则和底线,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范畴,不是说批判的力道大、分贝高,道德原则就能够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罗尔,前《新故事》主编,女儿不幸罹患白血病,在微信上发起营销式募捐,却隐瞒家有3套房的事实,受到舆论的严厉谴责。他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人关心我的女儿,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这被很多人理解为一种自我辩护和无理取闹。

    特别是罗尔公开解释自己三套房子的用途后,舆论再次炸锅。他坦言:深圳的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东莞其中一套是现在的老婆名下的,另一套是以后养老要用的。舆论指责罗尔的坦诚是赤裸的自私,各种责难甚至谩骂刷屏。

    应当说,罗尔的做法和说法在道德上的确是站不住的。罗尔女儿得白血病并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是真的,但罗尔隐瞒自己有三套房的事实,通过在网上“晒惨”、“说苦”博取公众同情并给予“打赏”式捐款,具有某种“骗人”的味道。至于“房子留给儿子,女儿由网友领养”式思维,的确不够正大。

    但是,是非辨明,原路径退回捐款,网上“私募”捐款的原则确立,事情就算解决了。批评甚至谴责一下罗尔,也是应该的,但话不要说过头,否则就有可能滥用“道德高地”的优势地位。至于说罗尔伤害到社会信任,或者罗尔开启了一个慈善的“后罗尔”时代,就是因果混乱、无限上纲、想得太多了。

    涉及道德言说,不仅指向别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要能够服人,而且言说者要有清晰的道德律己意识。看出别人的道德错误、瑕疵或破绽是容易的,但要用同样的标准烛见自己,就难了。当我们谴责罗尔自私的时候,其实自私正是人性内在的幽暗之处。我们有权敲打所有的悖德者及其行为,但这种敲打不是圣贤对凡人劣行的鞭挞,而只能是人作为人对自身人性弱点的自我惕励。

    在批判罗尔的时候,我们不能丢下同情心,只展示那种冷冰冰的“道德理性”。道德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诚实、不自私是道德价值观,同情、宽容、恕道也是“道德命令”。逮住罗尔的道德破绽就往死里打,这已经有失“恕道”。罗尔女儿躺在重症监护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集中全国舆论的力量对罗尔进行不留余地的斗争,这可能是把道义的力量用错了地方。

    严格地说,罗尔所犯错误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舆论明显用力过猛,似乎罗尔是社会上冒出来的什么大恶。由于这种那样的原因,很多大奸大恶并没有受到社会猛烈的揭露与批判。罗尔隐瞒某种事实为患病女儿募捐,反而被舆论聚焦,接受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围观,这样的“自由批判”,并不公平,甚至是一种转移的宣泄,泛滥成灾,反成为害。有的人仅仅因为一点道理瑕疵,便被网络舆论“扒得精光”,精神、生活甚至生命都被摧毁,这样的道德暴力,实在应当警惕。

    道德不仅有确定的原则和底线,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范畴,不是说批判的力道大、分贝高,道德原则就能够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需要道德劝谕的,不只是悖德者,其实也应当包括言说者以及所有形式上的“旁观者”。是非与善恶要明辨,但道德劝谕要和气,要有“恕道”,避免因自视为完美的圣人而苛责于人。特别是对待大恶与道德瑕疵,还是要有所区别,懂得拿捏分寸。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杨于泽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