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也有力量
2016-10-19 15:16    杭州网

    不知不觉中,G20以某种方式渗进杭州这座江南小城的肤骨,这场国际峰会也悄悄改变着她的面貌。或是井然的交通,或是崭新的外立面,或是主宰天际的一剂杜若蓝,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座朝夕相处、赖以生存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好,变得原来越让我们骄傲。

    若是定要追究改变从何而起、因何而起,细细想来,也许是那些随处而见的标语。或是跃然于墙头的“迎接G20人人讲文明”,或是纵横在脚手架外的“全民助力G20 全面保障G20 全面提升G20”,或是描于社区板报上的“喜迎G20 礼仪待宾朋 笑语迎远客”,那些正能量满满的G20标语,通过汉字这奇妙的载体,潜移默化间浸润了黎民百姓的心,也点燃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热情好客之火。

    当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一句“办好G20,当好东道主”。去年第一次接触这句话,简朴的语句并没有激起我心中的涟漪,总觉得精致南方小城应配上唯美抒情古诗词。但当风尘旧楼脱去脚手架的束缚,略施粉黛,出落成幢幢雅致民宅;当西湖一隅传来长辈们的英语诵读声,朗朗之音传递蓬勃朝气;当缟色天空褪去青涩,回眸浅笑,风情绕梢,沉淀为无际蔚蓝;当市井小巷熨平眉角褶皱,脱胎换骨,重获紧致肌理,我才恍悟这句话的力量,不知什么时候,“办好G20,当好东道主”成为印在脑中,化入骨髓的口号,成为一种鞭策我们变得更好的力量,成为杭州百姓似火热情的能量之源,它告诉我们,城市从不该停止前进步伐……

    口号向来便有无形的力量,如同杭州的形象主题口号“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寥寥几字,一座归属感极强的品质之都,便不知不觉成为杭州人介绍家乡的自豪之语。“办好G20,当好东道主”,简单的用词却无不袒露着东方古国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民族美德和古道热肠、宽大为怀的民族胸襟。杭州这个南方小城延续着中国的历史,吃苦耐劳、一丝不苟、朴素坚忍,无需多言,用实力说话,用行动证明。标语的奇妙之处便在于读之由内到外焕发出的自豪感、自下而上迸发出的凝聚力和坚定决心。口号亦不在长短,不在修辞,而是其中凝聚的人心。贝聿铭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寥寥数字的标语,却在不断诵读之中简笔勾勒出一个城市规划的决心,交通、道路、绿化;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会务组织;“中国气派、江南韵味、杭州元素、新城特色”。国际范与光阴故事在城市高速前进之路上无缝接轨,规严整齐与灵动诗意得到了最和洽的融合。

    前日去有着“失落的城中村”之称的馒头山参观,所见之处,却处处拥人间情怀入怀,展天堂华彩于胸。原本破烂不堪的居民区,在G20的旗帜下,蝶变为钟灵毓秀的江南小院。馒头山的郑书记告诉我们,馒头山的改变,不仅要感谢G20这个契机,更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参与与支持。而我想,每一个普通百姓的支持,必是源于由内到外的认可。而认可,是对于城市创新成果的肯定和对未来建设的信心。而信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日每日的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需要城市建设口号的引领,需要口号引领之下的实际行动。我们不能忽视如同“迎接G20,我们在行动”这样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口号,抬头低头间,正是这些口号,让我们发现杭城的满腔热血,认可改革创新后的杭州新前景。

    文明的养成,不仅需要日拱一卒的持续用力,也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标语由墙头走入人心,变为行动,用的大抵是这个道理。

    G20召开在即,各国首脑谈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深知的是,这座南方小城,在这个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质的蜕变。感谢这些标语,或长或短,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幻化为革新城市的内在动力,一路向前!

    碧蓝之下,杭城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好迎接世界,迎接由首脑们引领的,更好的未来。

    (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新生)

来源:杭州网    作者:虞芳瑜    编辑:李媛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